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> 校园信息 >> 校园新闻 >> 正文

校园新闻

宏志激学子,丹心树栋梁

作者:廖小光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7/06/02

国家资助十周年专题片

宏志激学子,丹心树栋梁

——岳阳市第五中学宏志生资助典型成效案例

廖小光(书记、校长)

东去长江水,淘不尽慷慨之大义;浩瀚洞庭湖,深不过宏志师生情。在岳阳市政府极力打造“一极三宜”的战鼓擂动下,洞庭湖上三座大桥飞虹跨越,新港码头万吨巨轮吞吐流畅,岳阳市五中就坐落在这抱湖临江的湖南省临港新区城陵矶,设施完备,环境优美;目前学校已形成了“行政乐岗、教师乐教、学生乐学”的良好局面,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贫寒学子,国家资助让岳阳市五中宏志学生圆了大学梦,考入了国内外知名高校。

宏志的含义就是“宏图报党恩,志远为国强”。1995年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招收第一批宏志生,开全国之先河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特意去北京宏志中学考察,希望努力把宏志中学办的更好。

再穷不能穷教育,再苦不能苦孩子。面对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,面对一个个痛苦无奈的家长,1999年岳阳市五中开办宏志班,开创了湖南省宏志教育之先河。“关注贫寒学子,促进教育公平”。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高度,2011年,岳阳市政府在岳阳市五中挂牌成立了湖南省第一所宏志中学――岳阳市宏志中学。

      为贫寒学子圆梦,为宏志学生助学,国家资助功德无量。资助就是一盏明灯,照亮了他们求学的路!

时间

国家资助人数

金额

2010

资助190

220500

2011

资助240

480000

2012

资助240

537000

2013

资助260

519000

2014

资助280

450000

2015

资助300

464000

2010年开始,国家共资助了1000多人次300多万元,学校每年的资助在20万元以上,免去了宏志生的学杂费、住宿费,还为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。党员教师“一对一”帮扶对象每生每期1000元,还有社会团体、企业和成功人士等资助,为宏志生送来了春风,点燃了希望,注入了巨大的力量。

岳阳市五中对宏志班高度重视,从第一届宏志班起,就成立了优秀教师团队,专业水平高,教学能力强,教学经验丰富、教学充满活力,群英荟萃,有全国物理教学一等奖的袁丽老师,访美学者王茂,访日学者卢婷,岳阳市首届金鹗杯数学金奖获得者陶乐等一大批优秀教师。他们以全新的教学理念,现代化的教学手段,先进的教学方法,构建高效课堂,施行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模式,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,实施了“导师制”,特别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,学生个个阳光向上,形成了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。

市五中把“特别有礼貌、特别守纪律、特别能吃苦、特别能忍耐、特别有志气、特别有作为”作为班训,把培养学生的完美人格作为德育教育的宗旨。开展了阳光体育、文艺生活,书香校园、演讲比赛、志愿者行动、书画比赛、话剧表演、感恩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,学生生活得充实、学习得快乐。

习近平主席说:做好老师,要有仁爱之心。爱是教育的灵魂,没有爱就没有教育。爱是春风,爱是雨露,能让万物充满勃勃生机;爱是阳光,爱是土壤,能让自然物种繁茂肥美。杏坛之间,育人天地,心中洒满阳光,心里注满仁爱,柳迪辉老师是第一届宏志班班主任,关爱每个学生是他教育的宗旨;刘菊芳老师为读高三时父亲意外身亡的学生陈经送父爱,张安乔老师十多年来为学生的资助工作四处奔波,李新秀老师为高三每个学生送上嵌名诗词的生日祝福贺卡,鼓励学生;年级组长陈叙伯老师、李天贵老师、黎中武老师以校为家,爱生如子。老师的优秀事迹说不尽,感人的故事道不完,老师们都争做一朵璀璨芬芳的向阳花。是老师的爱让学校成了学生温暖的港湾,是老师的爱让学校成了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。老师用爱心托起生命的晴空,用温暖点燃贫困生的希望,这就是市五中人关爱贫困生的意义!

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热情支持下,岳阳市五中宏志班创办以来,取得了可喜的成绩。在15届毕业班的宏志生中,本科上线率达到了80%以上,一本上线率达到了29% 据统计,大学毕业后考上硕士研究生有168人,8人攻读博士学位,12人出国留学。宏志班的高考成绩进入省市示范性高中的前三甲,其中2002届、2003届、2005届、2009届的高考成绩均居全大市第二名,尤其是2002首届宏志班高考成绩,全班平均分是526.6, 学生全部上二本线,其中25人上一本线,真真切切地帮助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,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。宏志班已经不再是一个爱心励志符号,而转变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。

近年来,岳阳市委、市政府和市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学校发展,把学校定位为市书香校园样板校,贫寒学子成长校,临港新区优质校。

宏志激学子,丹心树栋梁。十八年来,岳阳市五中在宏志班创建与宏志生资助方面,靠务实精神和创新精神,取得了一定的成绩。我们还将继续探索、创新,用满腔热诚、丹心一片,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材!

 

关闭本页
湘ICP备20002300号